紀錄片

作為個案研究、文化比較和新影像方法試驗,以“感性影像”展示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魅力》是一個影像傳播計劃,由巴西《資源雜誌》於2000年提出,旨在傳播文化的力量。

 

張彥君是資深攝影記者和著名圖片攝影師,曾為109為中國長征將士拍攝藝術肖像。2000年移居巴西後開始由獨幅靜態攝影轉向研究影像的社會功能,創立了“感性影像紀錄方法”。

蕭琳傑是舞蹈家和文化管理者。在2000年,蕭琳傑作為文化部官員來巴西引進森巴舞表演。在這個項目中,她用“中國元素”創造引人矚目的巴西“中國主題嘉年華”。隨後,她和她的先生(張彥君)走遍了巴西,拍攝紀錄片《文化的魅力》。在摄影师和舞蹈演员并肩工作的场合,他们侧重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他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和地点产生不同的视角。 2000年至2009年期间,萧琳杰在巴西陪同摄影师张彦君摄制他的电影《文化魅力》时,因为没有义务为电影拍摄承担任务,她拍摄了城镇、自然景观、当地人和旅游生活,创造了自己对这个国家的观点,并为张彦君电影中描绘的主体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巴西·爱之诗》以張彥君在巴西的影像旅行為主線,以探秘移民文化為主體,從種族文化融 合的獨特視角探討巴西的社會現實,描述文化的力量。

影片以圖片方法感性記錄了巴西民族志在多重和復雜層面上的文化現象,還第一次向世人展示泛單古、咖啡、森巴、足球等對巴西影響最深刻的文化,以及南美洲艷麗的自然景觀和神秘的動物天堂。影片的第一部分以表現“ 慶典”為主題。巴西“慶典”的功能是製造“集體沸騰”,盛行各地,寄生於某一種族的聚居 地,形式是傳統展示。影像透過“繁榮本域”展示了以“壯大族群實力”為目標的種族紛爭; 第二部分“我們的海,世界的海”探討一些觀點和社會變化。在殖民者命名的第一個巴西城 鎮,國家現代化和奴隸制度廢除沒有對這裡產生大的影響。從葡萄牙人在這裡登陸,到後來“ 有不計其數的遠征、探險家、冒險家、海盜和海賊光顧”,這裡的人對“過客”已經不再有當初的好奇,舶來宗教已經取代了他們的信仰和儀式,古老的印第安人生活方式和現代文明並存;第三部分“斑達勒簍”聚焦當年來斑達瑙淘金客的後裔,他們已經成為巴西的一個新族, 這一代人懷著對先祖的敬仰,生息在被蠻荒阻隔的“世外桃源”。影片最後將視線轉到世界最 大的移民城市聖保羅,這裡是世界種族的大熔爐。 ……

在与世隔绝的西南山地区居住着一个被称为“壮”的族。“神”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巫”因为能通过“仪式”代表他们与神沟通,被奉为“精神领袖”。《天傑地靈》由张彦君在2005年游历西南山的影像纪录剪辑而成,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中国西南山人的神秘及其传承。

有一天,人们发现这里的山全是矿石。面对公路进山、大举开采、外界“文明”随之涌入。人们的种种困惑只能求助“巫”……。

中國西南山是世界最神秘的地區。20世紀80年代,隨著大規模的鋁礦開采和鋪天蓋地的原生態旅遊開發,公路迅速向山里延伸,大部分歷史遺存消失了。2001年後,政府大力推進傳統文化的產業化,一些地方的古老傳統得以“標本”的方式重現。這些存活於旅遊景點的“標本”由當地村民表演,內容是他們自己的宗教儀式、生產勞作、生活起居、戀愛求偶、傳統習俗等。為了吸引遊客,這些“標本”的形式和內涵已經被改變,用來展示的居室重新修建和裝飾,儀式是請專業人士新編的舞蹈。本片由圖片攝影師張彥君於二零零五年十一月至二零零六年五月,在中國西南山拍攝的一百八十小時影像記錄剪輯而成。

記錄電影《中國之根》以巴西華裔張克林和張小妹到中國尋根為主線,以巴西學者和藝術家探秘中國文化為內容,以張彥君的感性影像記錄為手段,從國際語言和人文視角描述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

2010年5月,中國文化部(文外函[2101]964號、文外函[2010]900號和外美大函[2010]595號)批准,由巴西《資源雜誌》、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和巴西電影電視獨立製片工會、國家電視台、布丹丹研究中心、聯合傳媒大學、薩蘭基出版公司、彼佛圖探險公司等聯合攝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