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西安美術館

文化的魅力—巴西電影文化展

項目:BOA Center Limited
支持:中國駐巴西大使館、中國駐聖保羅總領館
主辦:RevistaRECURSO 資源雜誌、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聯合主辦: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

認識張先生一家,純屬偶然。他們來借一面五星紅旗。這讓我印象深刻。後來的接觸當中,慢慢了解了他們的故事。

我開始是很難理解的,夫妻二人放棄工作,不遠萬里,歷時十載,傾其所有,到巴西來拍照、攝影,到底為了什麼?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裡,他們不懂語言,面臨種種困難和危險,是什麼動力苦苦支撐他們?

坐在夕陽下的閣樓上,看著他們拍攝的照片,聽著張先生及夫人的講述,我被感動了。就是為了一個夢想,就是對巴西文化的喜愛,他們來到這裡。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夢想,他們是追夢的人。

巴西是一個移民國家,多元文化、民俗特色在這裡融合。除了當地的森巴舞、足球,還有德國風格的啤酒節、荷蘭傳統的花卉節、瑞士風味的松子節,色彩斑斕,讓人目不暇接。巴西擁有撩人的自然風光,瀑布、沼澤、海灘、亞馬遜森林、巨蟒、食人魚、大嘴鳥、“獨幽幽”……到處彰顯著原始、野性的美。張先生運用手中的相機,將這一幕幕美景展現給世人,有些地方很多人都無法企及。難能可貴的是,在這些珍貴的圖片資料中有許多出自“小攝影家”之手,張克林。今年7歲的他和出生在吉普車中5歲的小妹,從一生下來,就跟著父母到處顛簸,小小年紀運用相機十分嫻熟,就像在玩變形金剛。我曾笑稱他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小小徐霞客”。

巴西的治安並不是很好。張先生一家也曾多次被洗劫。最慘痛的是兩年前的那次,兩台編輯機、電腦、傳真機、打印機……過去多年拍攝的影像,全部付之東流,幾個月後,吉普車也不翼而飛。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然而,他們挺過來了,堅持下來了,一切又重頭開始。

從最初的夫妻二人到今天的一家四口,他們在巴西度過了十年。他們不斷地了解巴西,經歷巴西,解讀巴西,積攢下一堆堆寶貴的影像資料。如今,他們交上了一份答卷,以自己的視角向世人介紹巴西。

十年的時間、近16萬公里的行程、近3千小時的錄像、說不清多少萬張的圖片、一對兒女、一個夢想……

他們有了豐碩的收穫。

孫榮茂(簽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西聖保羅總領事
2009年3月19日於聖保羅

出版人肩負著傳播世界文化、溝通人類文明的使命。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作為中國一家知名出版社,一直自覺為文化使命努力,積極探求境外出版的路徑,尋找出版走出去的合作者。近日,我們有幸同巴西《資源雜誌》達成了戰略合作的共識,計劃以全媒體出版等多種方式,長期進行中國文化與南美文化交流的推動工作。此次在西安美術館舉辦的《文化的魅力—巴西·愛之詩》電影文化展就是我們這一戰略合作的正式開始。

影展共展出記錄電影《文化的魅力—巴西·愛之詩》的二百幅畫面,同時現場播映記錄電影《文化的魅力—巴西·愛之詩》背景視頻。畫面第一次向中國觀眾展示巴西民族多重文化的複雜層面及南美洲的艷麗自然景觀。這種影展形式是一個創新,特別是張彥君先生和肖琳傑女士用他們在巴西十年積累所形成的獨到視角對巴西文化的影像解讀,在中國人中更是前所未有的。我們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對他們的文化熱誠和堅守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二零零四年四月舉行的“金磚四國”首腦峰會上,中巴兩國政府簽署了《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四年共同行動計劃》,二零一一年四月,迪爾瑪·羅塞夫和胡錦濤主席又在“金磚五國”首腦峰會上簽署了《聯合公報》,強調進一步開拓和加强两國在創意經濟和文化產業等領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這標誌著兩國關係進入了一個頻繁互動和務實合作的新階段。這種歷史的變化,是中國出版人把出版經營推向南美的新機遇。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希望通過與《資源雜誌》的合作,通過共同實施《文化的魅力》影像傳播計劃,在中國與巴西及南美文化交流中搭建一座新橋。我們相信,此次影展必將成為這一“建橋工程”的一塊奠基石。

高經緯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董事長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日於中國西安

這是一次非凡的拍攝經歷。從感性計劃到圖片獵奇,從影像探秘到“無人區”險地求生。

傳奇經歷造就了這部偉大的電影。從世界移民的熔爐到南美洲土著城鎮,到深居無人區的淘金客。我們第一次用影像描述種族文化的融合,展示亞馬遜河深處的未知世界,展現被遺忘的族群和他們不為外界了解的神秘文化。

從性感美艷、風姿卓越的海灘文化的魅惑到“最後邊疆處女地”的神聖不可侵,從中世紀遺風的循規蹈矩到聖保羅對財富無所顧忌的張揚,從人文經濟的典範“嘉年華”盛會的華麗到瀰漫著爆炸的歡樂氣息到“斑達勒簍”滿懷對故鄉忠誠而又模糊的思念吟唱出的無限哀婉與憂傷……

影片的第一部分以表現“巴西人的慶典”為主題。巴西“慶典”的功能是製造“集體沸騰”,盛行各地,寄生於種族的聚居地,形式是傳統展示。影像透過“繁榮本域”展示了以“壯大族群實力”為目標的種族紛爭。

第二部分“我們的海,世界的海”探討一些觀點和社會變化。在殖民者命名的第一個巴西城鎮,國家現代化和奴隸制度廢除沒有對這裡產生大的影響。從葡萄牙人在這裡登陸,到後來“有不計其數的遠征、探險家、冒險家、海盜和海賊光顧”,這裡的人對“過客”已不再有當初的好奇,舶來宗教取代了他們的信仰和儀式,古老的印第安人生活方式和現代文明並存。

第三部分“斑達勒簍”聚焦當年來斑達瑙淘金客的後裔,他們已經成為巴西的一個新族,這一代人懷著對先祖的敬仰,生息在被蠻荒阻隔的“世外桃源”。

影片在最後將視線轉到世界最大的移民城市聖保羅。這里居住著世界人種最複雜的八千萬人。共同的夢想使不同的種族變成一個“純正的族群”—聖保羅人。 “世界移民大熔爐”歷練出絢麗多姿、匪夷所思的“本土文化”,它展現於人們的精神上以及感官上,深入到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张彦君
BOA Center Limited总裁、资源杂志总裁
2009年2月20日于圣保罗

在優酷(Youku)上觀看

第一部分: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於一五零零年被探險家維森·亞內斯發現。

從發現開始,人們就試圖認識他、征服他並佔有他的財富。

亞馬遜河流域動人的傳說故事與其無情的現實情況是互相衝突的,儘管人類在此不乏殘酷不仁的作為,然而大自然在亞馬遜河流域所展示的微妙報復行動,一次次令亞馬遜的夢想成空。

在二十世紀初,巴西的中央政府擔心西部地區擴展勢力,於西元一八九零年受命隆頓展開一項劃時代的軍事任務,在世界最大的沼澤地和原始森林開闢道路、建設電訊網絡。許多部屬被瘧疾奪取了性命。不過,隆頓那震撼人心,以森林為題材的精彩演講,以及後來陪同前美國總統羅斯福遠征亞馬遜河所贏得的聲望,都有助於他在一九一零年設立第一個印第安人保護處。對這項艱鉅的工程讓人們對於森林區和在那裡的印第安住民的認識產生了重大影響,隆頓也因為其遠大抱負的有效履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亞馬遜河最為引人注目的陸地探險是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著名的巴西探險家與資深印第安人代理康迪多-隆頓率領的二十多名隨員組成的探險隊。他們於一九一三年從馬托格羅索北部出發,在五十九天的探險活動中,共走了一千四百五十一公里。

重重的阻礙至今依然,亞馬遜河的夢想至今亦然。造訪者們的目標一致,冀望財星高照,一圓發財夢。

第二部分:沸斯達

巴西人“沸斯達”(慶典)的功能是“製造集體沸騰”。 “沸思达”是巴西社會的調諧器,製造沸騰、化解衝突、流行傳統、收集資源、建立理想……。嘉年華會、啤酒節、聖保羅人節、聖靈節……,數不盡的“沸思达”向世人展示著一個不同文化形成的巴西。開拓殖民、宗教現象、神話傳說、自然奇蹟、歷史事件、城市紀念等,這些被當做“沸思达”主體的淵源並非必須驗證。在巴西,“沸思达”被當做取得資格的開始,通過儀式區別人群。透過“沸思达”,許多小組的意志、成就和組織水平得以展示,影響著政治和經濟。 “沸思达”還是官方機構提名候選人的預選會。事實上,“沸思达”是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巴西人堅信,“沸思达”可以改良社會,使國家走向理想。

第三部分:第一個城鎮

嘎納內亞由馬基姆·阿豐索在一五三一年八月十二日建立,一五三二年一月二十二日被正式定名。之後,這裡有不計其數的遠征、探險家、冒險家、海盜和海賊光顧。歷經五百年的洗禮,巴西第一個正式城鎮的街道、建築、宗教、節日、習俗等大多依舊如初。今天,這裡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巴西小鎮。

十五世紀,在歐洲傳聞黑貝拉·依瓜貝河區域有大量黃金,且無需勘探和開採。這個傳聞促使葡萄牙王室為擴大殖民地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南大西洋遠征。在馬基姆·阿豐索的指令之下,艦隊來到蚌·阿布里溝島的荒野。他們發現了一個有二百人的印第安人部落,之後,這裡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流放地,直到十六世紀初。

第四部分:潘塔內爾

潘塔內爾位於巴西西部廣闊的高地上,面積達六萬四千平方公里。儘管這裡異常遼闊複雜,然而人們企圖征服它的慾望卻是歷久彌新,不受時間影響。一批又一批的人潮撲向這塊心目中理想的樂土,雖然需要雇傭搶手來抵禦不速之客,但仍無法阻止冒險家和夢想家們的慾望。開拓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鎩羽而歸的輸家。被瘧疾、當地熱病擊潰和不耐披荊斬棘之苦的拓荒者,又縮進聖保羅的貧民窟。

第一批進入沼澤地的人是一七二零年抵達此地尋找黃金的“先鋒旗隊”,這是一支在巴西曆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強勁之旅。先天具備母系(印第安血統)遺傳的開拓、探險的精神和求生的技能,再加上從葡萄牙父親那兒繼承的對財富利益的渴望和忘我的追求,以及游牧民族的流浪性格,使得他們義無反顧地浪跡天涯。

在人與自然的抗爭、人與動物的較量以及人與人的爭鬥中,全部的意義僅僅是為了生存,為了留下來。他們頑強地堅守著這片以生命和鮮血為代價征服的領地,他們也日復一日辛勤地維護和建設著它,畢竟這片浩瀚無垠的區域有著太多的意味深長的未知,明日無盡的財富召喚著他們的堅韌的耐性和不可動搖的信心。他們可以唱著憂傷懷念的歌謠,卻絕不會影響他們對現在和未來已擁有的和將擁有的一切財富的捍衛和獲取。這就是潘塔內爾人。他們在這片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譜寫著自己的樂章—“光榮與夢想”。

第五部分:聖保羅

聖保羅於一五四四年由耶穌會教士創立。由於很少有歐洲婦女願意到這餐風飲露的高原險地,男性殖民者漸漸與當地印第安女人結合,產生了一個新的人種,這就是巴西曆史上著名的“先鋒旗隊”的祖先。

今天的聖保羅市已躍升為世界第四大都市。城內遼闊的工業園區展示著聖保羅強大的發展潛力,其規模和現代化程度,在當今世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比比皆是的摩天大樓、高雅的公寓和極盡奢華的深宅大院,也在誇耀著城內商業大亨的雄厚財力。

聖保羅是貧民窟的聚集地。聲勢浩大的貧民兵團居住在由錫鐵皮和木板搭建成的破爛小屋,大約有二百萬“聖保羅人”,還有來自乾旱地區的鄉間難民和源自巴西北部赤貧地帶的移民及其後代,總數超過三百萬。在聖保羅的有色人種之中有六十萬左右日本人後裔,超過二十萬的中國僑民,十多萬移民來自不同的亞洲國家。

聖保羅近代的發展令人瞠目結舌,其魅力不僅是一日千里的驚人速度,更是它生生不息,持續不斷的新與舊、外來和固有的混合。

第六部分:移民熔爐

這裡沒有白人、沒有黑人、黃人,只有巴西人。

五百年前,航海家佩德羅·卡布爾率領葡萄牙艦隊意外抵達南美洲大陸,這一歷史事件標誌著葡萄牙人征服巴西的開始。在隨後的五百年裡,巴西發生了一系列戲劇性的變革。葡萄牙人在締造巴西殖民國的過程中奴役印第安人,大量引進非洲黑奴,大肆掠奪,也製造了大批混血兒。這些混血兒在後來產生的國家意識導致了巴西的獨立。

一八八八年巴西最終廢除了奴隸制後, 勞動力不足成為咖啡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直接引發了外國移民的高潮。巴西曆史學家以一八零八年劃界, 在此後到達巴西的外國人包括葡萄牙人均被視為外國移民。一八零八年,六百五十八名中國茶農從澳門和廣州來到里約熱內盧。一八一八年,一千六百八十二名瑞士移民移居里約熱內盧州的新弗里堡。一八二四年,首批德國移民到巴西。一八七五年,意大利移民到巴西南部定居。一九零八年,第一批日本移民從桑多斯港登岸。隨後,西班牙、法國、荷蘭、土耳其、波蘭、匈牙利、捷克、俄羅斯、敘蘭亞、黎巴嫩、沙地亞拉伯、朝鮮、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波利維亞、秘魯、智利、東非、非洲、安哥拉、毛森畢等七十多個國家的移民也從四面八方湧來巴西。

移民在巴西的文化形成和外交活動種扮演了耐人尋味的角色。從十九世紀末起,巴西“不再求助於武力解決它在南美洲的領土爭議,這個任務轉由巴西外交來承擔”。巴西以外交手段先後同烏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委內瑞拉、哥倫比亞以及法屬圭亞那解決了邊界問題。亞馬孫河與拉普拉塔河的航行問題也以同樣的方法得到解決。這些複雜的爭端之所以輕易化解,歸功於巴西外交巧妙地植入了“移民援助”。

土著印第安人、葡萄牙和非洲黑人三種文化相遇,他們在衝突中相互融合,形成了巴西文化雛形。大批外國移民的進入使巴西社會更加開放,文化成分更複雜。這些文化通過生產活動和其它社會活動,在衝突中進一步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巴西文化。

葡萄牙佔領巴西,改變了業已存在的巴西印第安人的“部落公社制”社會形態。葡萄牙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社會的破壞有兩種方式。首先,以戰爭、奴役和歐洲疾病傳染造成印第安人人口銳減。其次,通過耶穌會教徒向印第安人傳教,使其皈依西方文明。殖民者在破壞印第安人文化,使他們充當勞動力的同時,部分印第安傳統文化也被融入以葡萄牙文化為主流的巴西社會。隨著白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兒成為巴西人口的重要成分,巴西在一九八八年憲法開始承認土著印第安人的社會組織、語言、信仰和傳統。

“引進”黑人對巴西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巨大歷史作用。一五五零年至一八五五年間約有四百萬黑奴被販運至巴西,其中絕大部分是男性。當時巴西正處在蔗糖週期和礦業周期,需要大量勞動力,因此甘蔗甚至被稱為“奴隸作物”。黑奴取代了印第安人,成為巴西社會的主要勞動力。與此同時,黑人也把自己的飲食習慣、宗教信仰、音樂與舞蹈,以及農作物種植和礦物開採技術帶到巴西。黑人婦女承擔白人家庭的家務和扮演奶娘的角色,直接地促成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